闻 · 见 | 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德语文学名师讲座——盗梦空间:德语现代文学的隐幽审美


发布时间:2021-07-13      浏览次数:


导语:710日下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文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分委委员李双志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德语文学名师讲座——盗梦空间:德语现代文学的隐幽审美。讲座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欧语系德语专业王凡柯老师主持。在这一讲中,李双志教授以梦为筏,选取卡夫卡、托马斯·曼、施尼茨勒的经典文本为例,剖析梦境这一意蕴丰厚的文学空间。



李双志老师以弗洛伊德的《释梦》引入主题,并指出该作品开启了新的梦叙事纪元。弗洛伊德认为,对梦的解释是了解心灵生活中的无意识的康庄大道。梦是被压抑的欲望通过伪装而实现的满足,这种压抑以虚假的遗忘为标志藏匿在心灵的底端,会在未来以更可怕的形式重新出现。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定义:一方面,梦是现实中愿望的体现,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既是如此;另一方面,欲望在梦境中以伪装的形式呈现,压抑越大,伪装越严重。 梦境的在欲望与压抑两种力量的控制下,展现出光怪陆离的图景。   

现代人所面临的巨大社会压力迫使其压制自身欲望,过着看似中规中矩的生活。于是,梦境则成了欲望与压抑抗争的空间。李双志老师指出,梦境是与现实隔离却反映着现实世界的空间。梦的空间具有边界性和通达性,空间化的梦是变形了的象征符号。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的空间生产可归纳为三重法则,即:凝缩、移置、象征法。



随后,李双志老师点明,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不仅仅打开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大门,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不朽的源泉。他指出梦是现代派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现代派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隐微、曲折的表达方式。现代派以现代人生活的困境为主题,一方面现代人生活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之下,被迫进行着齿轮式的运转;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异化作用下现代人面临着个人的主体性危机。因此,现代人的生活打上了压抑的烙印,而梦境成了自我寻找的空间。

李双志老师首先以卡夫卡的《梦》(Ein Traum)为例,阐释梦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小说主角约瑟夫·卡的梦中出现了坟墓空间,这一空间正代表了被压抑着的求死的本能。坟墓与生命伊始时所处的子宫有极大的相似性,在这个狭小、潮湿、阴暗的空间里充斥着没有欲望、没有需求、一切归零的空洞。墓碑上无法写完的名字则体现了延迟美学的意味,当名字彻底书写完毕时,即死亡之时,这也是梦境与现实交叠的梦醒时分。

李双志老师选取的第二篇文本来自施尼茨勒的小说《梦幻故事》(Traumnovelle)。小说以梦叙事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有关不忠的故事,体现了婚姻、家庭、城市中的欲望空间。女主人公梦中的草坪、城市、森林等空间都富有鲜明的象征性意义,梦中的情节也是现实中两性关系通过移置法则在梦中的再现。

最后,李双志老师以托马斯·曼的著名小说《魔山》(Der Zauberberg)为例,进一步展示异托邦中的多重空间。《魔山》以一所远离尘世的疗养院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主人公在一场漫天的大雪做了一场奇幻的梦。梦中温暖明媚的海岸和赤裸的男女象征了原始的、伊甸园般的天然世界,紧接着梦的场景切换至阴暗的神庙。这一切换象征了人类向文明世界的过渡,神庙中正在进行的献祭活动也暗示了文明与野蛮相伴而生。尽管文明产生于野蛮,但野蛮和死亡不会成为人类的主宰。正如文中随后一句话所揭示的那样,“人为了善于爱之故而不能让死亡成为意识的主宰”李双志老师强调,从惩罚到救赎、从恶至善、从善至爱正是整个西方文学的传统。


结语:李双志老师以其幽默的讲述方式向我们呈现了理性与庸凡藩篱之外迷幻的梦境世界,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德语现代文学的盛宴。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取得圆满的成功。


/图:葛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