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师生办实事 | 外文学院举办第十期青年学者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5      浏览次数:

 69日下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期青年学者沙龙于德贞楼515会议室顺利举行。活动由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担任点评嘉宾,青年教师刘月洁担任本次活动主讲人。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苏欲晓教授主持活动并为刘月洁老师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


在讲座中,刘月洁老师探讨了沈从文与哈代小说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可行性,提出对两位作家的生态批评比较应在影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以自然概念比较为核心的平行研究,以探索二人作品中共同表达的人性与自然形而上的统一性。

刘老师首先总结了国内关于哈代和沈从文的比较研究现状。国内学界主要从牧歌写作、宿命论、女性角色等方面,对二者作品中相呼应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进行比较。这些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对两位作家身处历史时代背景的考察,忽视了二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联系。此外,刘老师谈到,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研究两位作家,必须对中西文化背景中的“自然”(Nature)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和意义区分。


主讲人刘月洁老师


刘老师接着论证了沈从文与哈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可行性。哈代本人的作品几乎并无关于中国的描述,但他与英国来华传教士阿瑟·莫尔(Arthur Moule)来往密切,曾与之交流过对中国的看法。莫尔请哈代为其著作《新旧中国》(New China and Old)作评论,哈代因对中国所知不多而婉拒,但认为此书内容很吸引人。在与莫尔的通信中,哈代谈及中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宗教比西方古老得多。他预言西方思想将影响东方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实体艺术、道德风尚以及对低等动物和弱者的人道主义的善待中”。可见,哈代对东方的宗教和文化持谦卑和包容的态度,并十分关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刘老师指出,哈代预言的西方思想传播,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得以体现,这为哈代与沈从文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比之下,沈从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要深入得多。沈从文曾在自传中明确表示受狄更斯的影响,而哈代在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上与狄更斯是一脉相承的。而且,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沈从文相交甚笃的徐志摩热切地向中国读者介绍哈代的作品,在他发表哈代译介文章的文学刊物上,沈从文的作品也同时出现。因此,虽然并未找到沈从文阅读过哈代作品的直接证据,但有理由推测沈从文对哈代是有所了解的。

在平行研究方面,刘老师指出,目前的研究方法缺少连贯性的理论基础。哈代和沈从文的作品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命运的悲观态度,但这种态度从何而来?如何对此进行系统的、连贯的讨论?有评论家早已提出,若想真正理解哈代对人与环境、命运等关系的处理,或许需要从禅学或道家思想中获取思路。但这一想法长期被搁置,没有引起学界重视。刘老师讲到,哈代的作品对“偶然”力量进行了各种描述,而在杂文《水云》中,沈从文也围绕“偶然”这一拟人化形象,提到面对命运要持有“新的道家思想”,人需要有点“信天委命的达观”。曾有美国学者指出沈从文的作品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性”(holistic metaphysics),刘老师认为这就是道家哲学在其作品中的表现。用道家哲学阐释沈从文与哈代的自然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活动现场


沿着这一思路,刘老师进一步讨论了西方学界生态批评研究的一些缺陷。西方生态批评虽然关注西方之外的文化如何看待生态关系,对禅学和道家哲学也有所涉猎,但这些哲学仅仅作为启发性的参考,尚未形成研究文学的系统方法。刘老师指出,这项工作需要具备多种视野的比较文学学者来完成,中国学者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中提炼出分析文学作品的新方法,以进一步阐释小说中的生态关系。

陆建德教授对刘老师的研究表示充分肯定,认为从道家哲学入手来分析比较中西小说,让人耳目一新。陆教授补充道,沈从文与哈代作品同样描写乡村,但哈代时期的英国乡村已是高度社会化的,各行各业的运行规范、村民生活的法律保障都已经确立,而沈从文的湘西则保留了更多野性,社会组织尚未成熟;在对命运的看法上,两位作家都感受到有超然因素在左右人的命运,难以改变。哈代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持悲观态度,但沈从文所处的重要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主张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进化。这些差异都不容忽视。陆教授的精彩点评为参会听众打开了新思路,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外文学院青年学者沙龙活动为学院每两周定期举行的系列学术活动,旨在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活跃学院的科研学术氛围,促进不同学科及研究方向之间交叉融合,打造创新型的科研团队。



文:马一宁

图:朱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