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第四讲:《里昂中法大学译者群体与中法文学交流》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次数:
2020年10月22日晚19:00,厦门大学“全球化时代中法人文交流模式新探”课题组推出的“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第四讲,由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方教授开讲,讲座题为《里昂中法大学译者群体与中法文学交流》。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余中先教授主持,在腾讯会议进行,同时通过B站进行全球直播。
整场讲座内容极为丰富,高方教授深入浅出,以清晰的条理、全面的知识、扎实的研究功底为全体师生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主持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余中先教授、讲座与谈人——著名藏书家、学者、法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朱穆先生以及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法语系系副主任翁冰莹老师皆同主讲人高方教授展开了深刻的对话交流,令广大听众受益无穷、收获颇丰。
一.里昂中法大学—中法文学交流使者的培育地
高方教授娓娓道来,为听众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高教授认为,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里昂中法大学则是20世纪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法的第一站就是里昂,这其中蕴含着特殊的意义:第一,里昂是中法经济交流的“驿站”;第二,二十世纪以来,里昂又成为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驿站”。里昂中法大学拥有百年历史,是中法两国文化交往史的重要见证者。
高教授提出“中法大学到底是什么性质”这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由此展开论述。高教授援引徐仲年先生、罗大冈先生以及李治华先生对于里昂中法大学“只是一个学生寄宿舍”的印象为出发点,认为里昂中法大学
仅仅只是一个寄宿舍。通过对其档案资料的深入研究,我们会发现里昂中法大学实际上是由中法大学协会(Association universitaire franco-chinoise)实施领导和管理的机构,管理方主要负责学生的遴选、学业引导、奖助学金管理、学术活动资助以及遣返回国等工作。正因如此,这一中国大学的海外部才能够正常运行。
二.译者群体——中法文化的摆渡人
中国法语届的一批前辈都曾经在里昂中法大学就读,他们在留法期间从事了非常重要的翻译实践,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摆渡人。文化摆渡是双向的,即积极从事双向的翻译活动,促进中西思想和文化的双向传播。他们尤其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学者们已经从留学史、教育合作史、比较文学以及翻译学等多个途径切入,对里昂中法大学及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但还没有对这一留学生译者群体的译介活动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而中国文学外译又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因此,从中国文学的关注点出发,进一步向中法大学的留学生译者群体进行拓展性研究,就这个译者群体的译介动机、成果、模式、方法、渠道进行一个整体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三.译介活动——特征、成果与影响
里昂中法大学是20世纪中法文学交流先驱进行文化自觉沟通、积极促进中法文学双向交流的重要驿站。高教授主要从该译介群体的特征、译介成果、译介出版渠道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高方教授指出,翻译和创作具有一种相互阐发、相辅相成、并行发展的关系。接下来,高教授对戴望舒、敬隐渔、罗大冈等几位翻译大家的翻译活动做出了详尽的介绍,图文并茂、史料齐全、机具说服力。“译”和“作”是创作的两面,既有“输入”又有“输出”,这正是文化之间的自觉沟通。
四.译介成果——今古兼顾,中法互通
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出版渠道主要有《中法大学半月刊》、《中法大学月刊》、《中法文化》等期刊,译介内容主要集中在自中世纪至20世纪不同时期法国作家作品的翻译和评注层面。关于中国文学的外译,则是本场讲座聚焦的重点。
法国汉学在整个欧洲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学家们对于中国当时正在萌发的新文学却未给予第一时间的关注。最早向法国介绍中国新文学的群体,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的里昂中法大学留学生。他们的翻译成果并不多,却在第一时间把中国文学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批作家如鲁迅等介绍给法国公众。
中国现代文学的法译始于1926年,敬隐渔在Europe期刊上分两期发表了《阿Q正传》。1929年,敬隐渔在法国出版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作品选》,并在序言中表示这部选集是献给全新而真实的中国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以敬隐渔在小说集中对三篇小说采用改译的方法为例,高教授指出,从广义的文学交流史上看,随着文学交流的深入,翻译对于原文尊重的程度,翻译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可能都会发生改变,从最早的归化式、删改式、节选式、转译式的翻译,到逐步出现理解更加全面、形式更加完整、更加贴近于原文的译本。
继而,高教授以徐仲年先生为代表,介绍了其个人生平和翻译成就。徐仲年1933年在法国出版了《中国诗文选》,在其中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开拓性译介,收录评介和翻译了十几位现代作家作品。除此之外,徐仲年在法国期刊 La Nouvelle Revue Fran?aise(新法兰西杂志)上也发表过刊文。高教授解释道,关于徐仲年先生开创中国文学专栏的说法是有误的,实则为徐先生在《新法兰西杂志》的“外国文学板块”里介绍过鲁迅、胡适,并发表过冰心和徐志摩的译文。由此高教授指出:做翻译史研究,一定要从一手资料入手,避免以讹传讹。
关于古典文学介绍,除了兴趣导向,更多的是源自于译者的学业和研究计划,可以称之为研究型译介,比如徐仲年、沈宝基、郭麟阁、罗大冈从事唐诗、《西厢记》以及《红楼梦》的译介活动均与他们的博士论文选题和研究相关。
最后,高教授总结到,在20世纪20、30乃至40年代,里昂中法大学译者群体在中法、中西文学交流、思想互鉴方面的贡献和影响是相当大的,他们的译介实践丰富了中外文学交流史和翻译史。
在高教授讲述之后,本场讲座的主持人余中先教授对高方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回顾、梳理和总结。讲座与谈人朱穆先生也旁征博引、精辟入里地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点评,他认为高教授以“独特的研究视角、详实细腻的史料、扎实深入的研究态度”,严肃地还原了一个时代和一个群体的文化交流实践,指出这一译者群体承继了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传统并弘扬了中法文化交流中的人文精神。最后,与会师生对这一话题进行热烈提问,高方教授一一给予耐心而细致的解答。
最后,余中先教授、高方教授、朱穆先生以及翁冰莹老师一同就中法文学文化交流等问题展开了更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聆听讲座的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对这场饕餮盛宴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至此,“全球化时代中法文学交流”系列讲座最后一讲在动听的法国乐曲、睿智的学术讨论、热烈的思想碰撞中圆满落下帷幕。系列讲座给每一位受众都带来了不同角度的感动、启发与收获。讲座虽然结束了,但中法文学文化的交流却是永不落幕的,愿中法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细水长流。
图/翁冰莹、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