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德教授美国文学系列讲座第一讲:重新界定、改写的美国文学史


发布时间:2020-12-01      浏览次数:


1127日,外文学院讲座教授、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为华体网师生带来了美国文学系列讲座的第一讲《重新界定、改写的美国文学史》。讲座在德贞楼313教室举办,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徐琪教授主持。在本次讲座中,陆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宏大的视角,带领大家梳理美国文学史的发展变化,探讨了欧洲文化传统、历史事件、政治形势等因素与美国文学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文学史,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陆教授首先指出,编撰美国文学史的学者采取的视角和价值观一直在变化。美国在二战期间加入同盟国阵营,受同盟关系的影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文学史尤其强调美国文学与欧洲文学深远的联系;到了八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在编写文学史时将目光转回美洲本土,越来越关注少数族裔尤其是印第安人对美国文学的贡献。陆教授还补充道,现有美国文学史涉及的作品一般都是英文写作,具有一定局限性:美国文学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早期在美洲都有殖民地,非英文的写作不应被忽视。另外,本土的爱斯基摩人也有口传的文学。因此,将这些非英语民族的写作包括进来,才能更全面地书写美国文学史。


陆教授接着为我们讲述了美国文学与欧洲文学的深远渊源。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人开始大规模移民美洲,欧洲文学作品对此也有所展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中,荒岛上的土著凯列班被塑造得丑陋和野蛮,这一形象很可能代表了受欧洲殖民者压制的美洲原住民。生长在孤岛上的女孩米兰达在第一次看见众多人类之后感叹道“美丽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这一短语后来被用于指代新发现的美洲大陆。到达“新世界”的欧洲人起初并无缔造一个新民族的意识,而是带去了祖国原有的文明,用文字记下他们的见闻与感受,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陆教授强调,历史资料是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揭示了欧洲传统在美国缔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到达美洲的清教徒带去英国的法律文化,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信奉清教的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在布道词《基督教仁爱的典范》(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中,提出建立“山巅之城”的理想,深刻影响了美国精神的形成。这些写作都与欧洲的文化、法律、宗教等传统密不可分。


陆教授进而指出,对于这些关于美国的历史叙述,美国学者持有审视和批判的态度,不断对历史进行重写。学者们经过考证,发现历史记载不一定可靠,一些对美国立国过程的描述是理想化的建构。对此,陆教授为我们列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此外,关于欧洲人初到美洲时与印第安人的交流与冲突,史学家也并不回避其黑暗残酷的一面,在批判的审视中完成了许多历史著作,这种治学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在论述美国与欧洲的历史渊源、历史叙事的虚构性之后,陆教授讨论了清教伦理、民族认同感、地缘政治、文化传承等因素对美国的缔造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陆教授还简要评述了美洲原住民的文学。印第安文学大多是口传的,以创世神话最为著名,强调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反映了原住民对自然的敬畏,这与现在的生态文学、后人类想象等话题可以联系起来。


最后,陆教授建议大家以平等的眼光、自信谦虚的心态来看待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学。深入学习,勤于思考,从历史、文学作品中受到启发,通过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展现我们自己心灵的强大。陆教授的讲座不仅传授知识,还指导学术研究的方法,让聆听讲座的师生们受益无穷。陆建德教授本学期将为外文学院带来四场讲座,带领我们感受美国文学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陆教授的下一次讲座,共赴文学和思想的盛宴!


(外文学院 图/刘月洁 文/马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