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利的孩子们:英国文学与英国殖民主义
发布时间:2016-04-26 浏览次数:
2016年4月24日晚7:30,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外国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程巍博士应外文学院院长张龙海教授的盛情邀请,莅临华体网进行学术交流,在南光三415报告厅举行了一场文学专题学术讲座。张龙海院长担任讲座主持,外文师生慕名而来,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讲座内容精彩纷呈,报告厅座无虚席,程巍博士将外文学院师生带入了英国文学的前身今世和文学殖民主义的深思中。
讲座题为《麦考利的孩子们:英国文学与英国殖民主义》。程巍博士首先以英文系的女子气质为切入点,瞬间引发了听者的兴趣和共鸣。他以剑桥英文系第一位教授雷利爵士为例,讲述了英文系以及英文系教授最初在充满了“阳刚之气”的政治、外交、经济等学科面前卑微的地位。随后,程巍博士带领大家追溯了最早在印度开设的英文系课程,并解释了何为“麦考利的孩子们”。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麦考利设定了“东方教育计划”,旨在以十八、十九世纪古典文学而不是当代英国文学培养上层印度子民。在“东方教育计划”推行36年后,印度人操着比维多利亚英语听起来更具古风的英语。这些“麦考利的孩子们”模仿、取悦英国殖民者,甚至“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英国殖民者在文化上成功统治了印度,将印度人的心灵与思维分离开来。程巍博士阐释道:“即使英文系出身‘低微’(工人阶级和妇女都能读懂英文作品),但仍在1894年得以设立,这是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者从而真正攥得领导权”。一战后,英国开始清除德国古典学对英国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古典学系因此遭到沉重打击,而英文系则如日中天,通过英国文学形成殖民话语,并将这种殖民话语打入工人阶级和东方国家之中。基于此,程巍博士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从来不止是枪炮,还是一个文化殖入的过程。(中国)英语系的同学们在分析英国文学细腻文本的同时自身还需具备敏锐的文化主体意识,不要做了“麦考利的孩子”后陷入“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集体无意识中。
程巍博士善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进行讲解,讲座过程中笑声不断。师生们积极提问,程巍博士耐心解答,互动良好,外文师生们受益匪浅。最后,张龙海院长就程巍博士的来访表示了衷心感谢,讲座在一片掌声之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