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师生办实事丨外文学院举办第十一期青年学者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26 浏览次数:
6月23日下午,外文学院第十一期青年学者沙龙在德贞楼515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沙龙由丁晓君、刘月洁、袁唯三位老师主讲,由刘浩然老师主持。几位老师与线下线上的老师同学们展开了以“青年学者科研能力塑造的问题和路径”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对话围绕科研写作的拦路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术会议对科研的意义等相关问题展开。活动给青年师生提供了探讨治学方法的契机,使在科研道路上求索的师生们备受鼓舞。主持人刘浩然老师
主讲人丁晓君老师
丁老师首先谈到了科研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和孤独感。由于博士论文写作与期刊论文写作的高度专业性与受众的有限性,科研小白在写作过程中常感到孤独,缺乏存在感。丁老师援引自己的经历与文献提出科研写作首先要敢于写,直面不堪的初稿,让思考在写的过程中慢慢成熟完善。写作是一个过程,有了写的行为才可能有写的收获。先打开“写”这扇门是关键性行为。其次科研写作是与诸多前辈同行对话,它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写作者需要最大限度地结合优质人力资源,获得来自导师、审稿人、校对者、会议专家等的反馈。
接着丁老师谈到了学术研究的原创性问题。在选题、材料及方法论上都可体现研究的原创性,并以自己的博士论文为例分享了具体做法。最后,关于学术话语建构,丁老师认为在文献综述上尤能体现这一点。文献综述不是列举讨论所有这个领域涉及的文献,而是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论点去组织。这也是作者写作主体性的建构过程。总之,论文写作是一个由完成到完善再到完美的过程。刘月洁老师补充说到,把大的目标细小化是克服写作畏难情绪的有效方法。袁唯老师也指出,在写作中,比起外语表达问题,应更优先考虑文章内容。
主讲人刘月洁老师
紧接着,刘月洁老师分享了关于阅读与写作时间管理的有关问题。刘老师认为在时间管理上,要尊重并反思个人工作的习惯和效率,不要自我过高期待。有人能进行主动且高效的输入和输出,但对于其他被动输入输出者,则要及时规划短期时间节点,寻求一定的外力约束。关于阅读,目的决定了方法的不同:一级文本一定要吃透,二级文本根据需求决定阅读的程度。在笔记的管理上,一二级文献的处理方式应是不同的。对于一级文本,笔记可根据内容进行分类,要明确出处,但少加限制;对于二级文献,则更应该思考如何与之进行对话,即时批注自己的回应。另外,使用电脑和手机软件管理笔记,并及时记录日常灵感可以成为有效的建构知识网络的方法。袁唯老师肯定了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的意义,并认为用录音的方式来记录想法的来龙去脉或许比笔下凝练的文字更为有效。主讲人袁唯老师
最后,袁唯老师进行了她关于学术会议如何为我所用的分享。袁老师结合自身参会的经历探讨了会议上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认为这是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难题。丁老师补充建议到,学术会议可考虑发布尚在进行中并未定稿的文章,以参促写。刘月洁老师也表明会议上的学习可以纠正偏颇的想法,也可以让同行看到你在做什么,偶然的约稿也直接促成了写作。刘浩然老师也表示参加学术会议就是寻找学术共同体,以文会友,也是漫漫科研道路中的一种治愈减压方式。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氛围温情融洽,与会人员疾笔如飞,不时露出会心一笑;讨论环节在刘浩然老师的精彩主持下,大家各抒己见,参会同学就期刊论文发表寻求三位老师的建议,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回应,线上参与的师生也一同分享了自身研究的心得体会。活动的最后,刘老师邀请主讲人各自回忆博士研究阶段赋能自己的故事、瞬间和事物,老师们就自身经历娓娓道来,提出了孤独的价值、交流的重要性与“怦然心动”的科研幸福感,充分给予了青年师生心灵的慰藉及进行科研的动力。由此,第十一期青年学者沙龙圆满落下帷幕。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文/龚奕今
编辑/孙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