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学院举行2018年度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之二)


发布时间:2017-11-28      浏览次数:

2017年11月23日下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8年度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宣讲指导讲座之二” 在南光112会议室召开。在吴光辉副院长的主持下,学院杨士焯教授和吴建平教授为全院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们分别进行了两场指导讲座。国家课题与教育部课题申请在即,没有申请经验和没有中标的年轻教师们跃跃欲试,却又忐忑不安。两位教授详尽细致的指导,使前来参加讲座的预申请人受益匪浅。

首先,杨士焯教授站在翻译写作学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2008年申请到福建省社会科学课题,到2013年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翻译写作学的学科建构与拓展”的经历和感受,并为大家讲解了他自身提出并建立“翻译写作学”的缘起、理论框架、论证过程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杨教授三次引用宋朝哲学家陆九渊的名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强调不要去证明某个作家或理论如何伟大,而是要发现问题,加以批驳或者批评,把前人的理论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吴建平教授在讲座之初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三次申请欧盟重大课题,两次中标,累计获得300万人民币经费的经历。之后,吴教授制作了内容丰富的课件,以选题、研究现状、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等问题为线索,就申报者经常遭遇的问题为大家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并重点强调了课题的学科归属等一系列问题,并提示针对跨学科的研究项目,申请者一定要全方位把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准确定位,积极准备,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宣讲指导之后,年轻教师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尤其选题困境、缺乏前期成果、课题组成员设置等系列问题,两位教授依次为提问者做了针对性的回答,使大家豁然开朗、收益良多。

  

  

最后,吴光辉副院长就两位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不仅提示了讲座的核心内容,还提到之所以邀请杨士焯和吴建平两位教授来举行宣讲指导,是因为两位教授不但具有丰富的课题申报经验,且以自身长期的研究为基础,分别提出和构建了“翻译写作学”和“文化语义学”的学科大厦,展现了厦门大学独立的学术精神,引领了外文学院的学术之风。吴院长也以自身的课题申请经历鼓励年轻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们只要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做学问,有了恒心与毅力,国家级课题绝不是高不可攀。

自厦门大学社科处公布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预申报的信息以来,外文学院积极筹划、认真准备,连续举办了以张龙海院长(外国文学)、杨士焯教授(翻译学)、吴建平教授(语言学)为代表的系列宣讲指导讲座,对于全院师生来说可谓一场及时雨,缓解了大家申报课题之际的担忧与焦虑,为参会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相信2018年对于外文学院将会迎来一个美好的前景。

  

撰稿人: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