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世界文学视角下的老舍作品”讲座


发布时间:2017-11-13      浏览次数:


讲座宣传海报


20171110日晚7点,应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外文系英文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生安教授莅临华体网,以《世界文学视角下的老舍作品》为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生安教授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并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市级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度“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计划”。此次讲座由外文学院院长张龙海教授主持。

张龙海院长介绍主讲人


首先,生安教授用一段老舍作品遗失原稿在美国哈佛大学重获发现的故事引入主题,介绍了老舍作品在海内外的翻译与传播。之后,他谈及世界文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总结了世界文学思想得以繁盛的五点原因。随后,他从老舍作品的翻译与接受入手,以戴维?戴姆罗的世界文学理论为主线,将世界文学看作民族文学之间的椭圆形折射,深入剖析了老舍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阐明了老舍著作是如何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的原因。他强调,虽然翻译过程“得”与“失”并存,但老舍译本在海外的热烈反响足以说明,翻译是成为世界文学的必要条件。最后,他再次反思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对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提出设想与展望。

生安教授进行讲座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在场师生无不聚精会神,仔细聆听,受益匪浅。在随后的提问环节,生教授与华体网师生展开亲切互动,就“翻译载体的多元化”、“译者开放性心态对译著传播的影响”、“老舍的翻译理念”、“翻译的得与失”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独到的见解,给出了专业的解答。

华体网师生聆听讲座


最后,院长张龙海教授对讲座做了精彩的总结发言,他引用玄奘西天取经的典故,勉励外文人打好基础, 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他表达了对生教授讲座思路的高度赞赏。从哈佛大学意外发现老舍流失的原稿入手,引入老舍作品在国外传播的境况,再从世界文学思想的发展切入,最后回到老舍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的讨论,以展望世界文学的未来。整个论述过程深入浅出,环环相扣。他鼓励同学们学习吸收这种论述结合的成文方法,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刘配玲

/谢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