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第一期多语种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2-10-05      浏览次数:

9月23日晚,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讲座暨多语种读书会第一期“沙仑的玫瑰:英德法三语文学中的‘海洋’”在云端拉开序幕。三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来自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的包慧怡副教授、法文系的陈杰副教授和德文系的姜林静副教授沙仑的玫瑰”是由三位主讲嘉宾发起的诗歌工作坊长期以来致力于多语种诗歌的翻译、写作、评读与分享。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刘雪岚副研究员和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师王凡柯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内容跨越古今,穿越多语种文学圈层,展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海洋丰富奇幻的想象力。


讲座伊始,刘雪岚表示,不同时代的学者们有着不一样的求学体验,学者们的学术研究传统也产生了风格上的变化,希望当今的年轻学者能为学术界带来崭新气象。王凡柯提到,今天的讲座聚焦虚拟空间的海洋意象,但虚拟空间中的海洋却与真实世界的海洋即厦门大学面朝的汪洋冥冥之中形成呼应,虚拟与现实空间相交错。今天的讲座将通过跨语种空间中的海洋意象分析,给观众带来美学享受和更深层的智性思考。



包慧怡以“从放逐之路到地狱子宫:古英语与中古英语诗歌中的海洋”为题,开始讲座。她指出,在古英语及中古英语的文学传统中,海洋是充满矛盾性的存在,一方面弥漫着恐怖色彩,具有摧毁人类的力量;另一方面引诱着人类将其征服,并且成为了中世纪英雄的试炼场。《奥德赛》、《自然史》和《阿古利可拉传》等经典文本将海洋描绘成文明与蛮荒的分界线。在《旧约》中更是充斥着大量对海洋的恐怖力量的刻画,尤其是在诺亚方舟的典故里,海洋成为末日叙事中一种恐怖的均等主义的演绎场所,洪水之海一笔勾销了已经岌岌可危的跨越物种、国界、种族的共情的可能性。从两希文明传统来到了盎格鲁撒克逊文明时期,包老师结合具体的文本——古英语挽歌《流浪者》和《航海者》,叙事长诗《贝奥武甫》,并且穿插讲解盎格鲁撒克逊考古的重大发现,展现出海洋叙事在考古世界与文学世界中的高度重合。从古英语世界到中古英语世界,在中世纪晚期,大海在文学中的形象则更加多面化,不同于“地狱子宫”的黑暗与恐怖,海洋的形象更加世俗幽默。海洋隐喻意义的转变与人类在大航海时代取得的进步相呼应,从未知到可知,海洋的意象色彩的变化映照出人类看待自身和周遭世界的变化,海洋叙事反映出的是人们在庞大的世界中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




陈杰带领着观众从古典世界来到了工业化的年代,从对有形之海的生动叙说到了对无形之海的现代性思考。围绕“从人的汪洋启航,隐喻之海与波德莱尔的城市书写”的主体,陈老师阐述了城市之于波德莱尔写作的重要性,并讲述了波德莱尔是如何在诗文中构建与城市息息相关的“不洁汪洋”。漫步在人群的海洋中,诗人既能感知到“成为任何人”的可能性,也会感受到人潮中一张张面庞带来的压迫感,如此这般剧烈的“人面的专制”有着海水般将人吞噬的不可抗拒性。不同身份、心境的人面对城市中人的汪洋也会被激起不同的反应,有的人沉迷于自我,因此能避免感知“人面的专制”,也有人在无尽的人潮中感受到精神上的眩晕。在人的汪洋中的迷失感也体现在创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这一维度中,正如波德莱尔在《人造天堂》中描绘的:“不再是人唤起意象,而是意象主动前来。” 诗人无力再唤起的意象正如人群中不断袭来的一张面庞。以波德莱尔的城市书写为例,陈老师展现了海洋在现代性的精神世界中更丰富的隐喻含义。



姜林静则以“内陆的德意志,自由的海洋”为题,聚焦诗人奈莉萨克斯和英格褒巴赫曼的诗歌作品,为观众展现了海洋在德意志文学艺术中的独特象征意义。《在逃亡里》这首诗充满象征性和符号。姜老师首先回顾了诗人奈莉萨克斯的生平故事,并指出诗人的犹太身份使得诗歌具有更宏大的意义。诗歌中所叙述的在一次出逃的过程中远眺波罗的海,流亡的宿命与海的意象紧密相连,不禁使人联想到《出埃及记》以色列人过红海,经过漫长的漂泊才来到应许之地迦南,海洋因此象征着苦难的解救和神迹。“我以世界的变迁替代了故乡,这一诗句书写着诗人的心境:在不断的逃亡中寻觅希望与救赎。海洋给人以希望的宽慰之感在英格褒巴赫曼的诗歌《波西米亚在海边》中同样得以窥见。巴赫曼在这首诗中勾勒出一个乌托邦似的存在,这片精神海域能给所有无家可归之人精神上的归属感。此外,姜老师还借助画家卡斯帕?费里德里希的美术作品,进一步阐述了海洋意象在德意志文艺作品中的象征含义——将绝望化为对希望的追寻。


讲座的最后,比跨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致辞。陆教授高度赞扬了本次讲座的构思与策划,称其更新了观众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并且分别对三位主讲嘉宾呈现的相关议题进行相关历史细节的补充,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为广大青年学者的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师生们在文学世界的航海之行中也收获了独一无二的珍宝。



文:黄雨竹

图:王凡柯 任煜 刘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