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德交往:人-历史-文献”论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12-06      浏览次数:

 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于主办的近现代中德交往:人-历史-文献”主题论坛于1113日在线上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欧语系刘悦教授发起并主持,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陆建德教授致欢迎辞并参与点评。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近现代中德交流”这一主题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次论坛作为筹备中的同名国际论文集的前期交流会,聚焦20世纪上半叶中德之间的多维度互动,构建基于史料和文献基础上的中德之间人与社会互动的各种跨文化观点。参加论坛的主要有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厦门大学德语专业师生以及德国基尔大学中国学中心团队。

 

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范捷平教授追溯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行的《黄报》对于在中国建立欧洲犹太难民流亡地的问题的激烈讨论,并指出对该文献的挖掘对于研究欧洲犹太难民的身份认同、欧洲难民史、近代中德交流的重要意义。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合作研究员万惊雷进行了题为“从卫礼贤档案看20世纪20年代的中欧学术交流”的专题报告,致力于从微观化的视角还原了时代记录者卫礼贤作为学者、外交官、父亲、丈夫以及海外德国人的多重身份。德国尔大学中国中心史安梅教授以“寻找新的‘道’”为题追溯了20世纪初中国道家思想对于近现代德国及奥地利艺术家、作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何俊副教授则以歌德著名的戏剧《史推拉》(或《丝苔拉》)在民国时期的搬演为例,从跨文化的视角对于近现代中德戏剧间的交流进行了新的解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黄怡容副教授以福兰阁的中国历史观述论”为题,从著名汉学家福兰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中华帝国史》出发,聚焦福兰阁纠正当时欧洲汉学中国历史“停滞论”和“孤立论”范式的意义及其对于法家的推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杜卫华副教授以中国德语文学界的泰斗冯至及夫人姚可崑在德国的学习生活情况出发,从跨文化的角度追溯了这对伴侣型开拓者在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宾睦新基于完整的史料收集,对于柏林工业大学最早的中国留学生宾步程的生平及其研究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李由从厦门大学所藏一手文献出发,介绍了近代厦门大学与中德文化交往的交集情况,进而管窥中国高校在中德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

 

论坛的点评嘉宾为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棉教授、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教授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叶隽教授等知名学者,几位资深教授分别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近现代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德国文学、中德文化交流等视角对报告内容和大时代背景下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深刻而极具启发性的点评。论坛在热烈的学术探讨气氛中圆满结束。

 

文: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