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吧青年|一路“黔”行,为爱助力


发布时间:2018-08-05      浏览次数:


 

710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勇往支黔”暑期社会实践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自然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的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欧语系主任顾鸿飞教授、2015级本科生辅导员杨盛澜老师的带队和指导下,实践队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三中学开展了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开展了支教、调研、结对帮扶、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实践活动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勇往支黔”暑期社会实践队合影


支教活动是此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实践队员精心设计了以英语学习为主、综合能力提升为辅的课程,包含音标、语法、日常会话、英语国家文化、英文歌曲与影视赏析等九门课程,授课对象为170余名初中生。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实践队员们将口语类课程设置为20人的小班教学,其余课程则为40人的大班教学。队员们课下精心备课,并根据课上同学们的接受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张弛有度,安排得当。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还与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实践队进行合作,为平坝三中的同学们教授许多英语学习的“干货”,让同学们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除了日常教学,素质拓展、班会分享和汇报演出等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增进了实践队员与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在愉快的学习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实践队员与同学们的感情也日益深厚。

学生们认真听课、做笔记

队员为学生们送上写有寄语的笔记本


717日上午,文艺汇演如期举行。平坝三中校长杨洪林老师在讲话中表达了对队员们的感谢和祝愿。三中的同学们也各展其才,带来了唱歌、跳舞、朗诵等精彩纷呈的表演。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演唱了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 鼓励三中同学努力奋斗,永不放弃,祝愿他们梦想成真,并和他们相约厦大。

实践队员与平坝区第三中学师生合影


支教活动之余,实践队员们开展了主题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初中英语师资力量情况”的调研,旨在调查该区域师资情况、师资缺口、大学生就业意向、英语教师人才相关政策等情况。经过多方协商和不懈努力,队员们和当地教育局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官方调研数据和专程采访的机会。

通过采访,队员们得知,目前平坝地区英语师资整体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由于师资匮乏,教育局对留住师资和培养青年教师方面较重视,推行了一系列补贴和落户政策。此外,教育局也十分重视面向在职教师的培训,包括省市方面的培训和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定期举办的区级培训。而在教师薪资提升政策方面,目前主要是根据职称决定,经验丰富、资历较深以及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一般职称与薪资水平相应较高。

实践队员在当地教育局进行访谈调研


本次社会实践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队员们在支教之余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717日下午,在实践队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全体队员到达贵州省息烽集中营进行参观和学习。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队员们瞻仰红色丰碑,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先辈们舍身为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岁月悠悠,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囚牢的阴霾早已扫除,但纵使时光飞逝,英烈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仍然激励着大家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思想,继续前进。息烽精神的火炬在队员们心中点燃,永不熄灭!

实践队员在息烽集中营学习参观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外文学子立足专业优势,帮扶边远地区,勇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全心付出,用青春和汗水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冀。未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勇往支黔”暑期社会实践队也将一路前行,为爱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