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先教授讲座“永恒的等待:戈多来还是不来——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南光名家讲座第五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法语系2022年高端系列讲座第一讲于4月22日晚19点在线上开讲,法语系邀请到了知名翻译家余中先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永恒的等待:戈多来还是不来——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法语系郭兰芳老师主持,包括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师生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4E01A

余中先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傅雷翻译奖评委,曾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次讲座中,余中先教授围绕荒诞派戏剧的荒诞性,荒诞的世界性普遍意义,贝克特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戈多是谁?谁在等待?这几个问题开讲,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从多个角度解读了《等待戈多》这一经典荒诞派戏剧,并立足当下讨论了人类普遍的困境,引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思考。

E89CC

首先,余中先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人物,如塞缪尔·贝克特、让·沃蒂埃、让·热内、欧仁·尤奈斯库等。荒诞戏剧(Le thé?tre de l’absurde)是一种出现在20世纪,大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戏剧风格,其表演语言、表演舞台种种全是荒诞的,几乎没有逻辑性,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喜剧概念。这一运动的起源本质上与人文主义的衰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创伤有关。

3E31A

接着,余教授介绍了《等待戈多》的作者塞缪尔·贝克特。贝克特是爱尔兰人,法语并不是他的母语,但却是他后来最喜欢用的语言,他曾说:“我喜欢用法文写作,这同用英文写作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使我激动。”50年代以后,他基本所有的作品都是先用法语写,然后再用英文写,如《等待戈多》这部作品就是贝克特在1952年先写了法语版,1956年再写了英语版。当然,贝克特也有一些作品是先用英语写,然后再用法语写的,如《最后一盘磁带》等。

随后,余教授开始了对《等待戈多》的介绍和解读。1953年,《等待戈多》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上演,在观众、读者和评论家中引起了轰动。出乎意料的是,《等待戈多》赢得了挑剔而又猎奇的巴黎观众的青睐,连演了三百多场,以至于人们在各处都在谈论这出戏剧。甚至当人们打招呼时问:“你在干嘛?”,有人竟回答:“在等待戈多。”

余中先老师对《等待戈多》的剧情进行了简要介绍。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黄昏的故事,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一直等待的戈多,这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余老师通过一些剧中选段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了作品的风格、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384FB

关于剧中反复提及的“今天不来,明天来”,余老师认为应该有多种理解。“今天来不了”是对现实的一种描绘、证实、判断。而“明天会来”,则是一种希望,在今天看来是希望的,到了明天恐怕会变成这样的事实,即“今天又来不了啦”。但“明天还是会来的”……以此类推,构成“永远的等待”的主题。此外,余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西方文学中,同样有着“永恒的回归与永恒的等待”主题的作品,如尤利西斯与泊涅罗伯、鲁滨逊漂流、阿贝拉尔与爱洛伊斯的故事等。

而后,余中先老师对“戈多是谁?”这一问题给出了多种可能的解释,有研究者认为戈多(Godot)与God有关,或是认为与Dog有关,又或是认为与“另一个自我”Alter-Ego有关,也有研究者提到,戈多的意思是靴子Godillot。对于剧中的人名,余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剧中的人物形象。余老师认为剧中人等待的是某种“神明”“强力”“命运”,但也是在等待人类的某种出路。

2F008

关于《等待戈多》的主题,一般的评论认为,其主题是“等待”。许多评论家认为,贝克特在剧中所揭示的世界是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而在这个荒诞的、残酷的、不可思议的世界中,人的处境是尴尬的,人的寻求和期待是无望的,但这种希望老是不来,或者说,老是答应要到明天才来……于是希望也渐渐变成了无望。在《等待戈多》成功之后,贝克特还写了不少从内容到形式都比《等待戈多》更荒诞的剧本,如《结局》《最后一盘磁带》《啊,美好的日子》等。

5189A

余中先老师接着向我们介绍了英法两版《等待戈多》。余老师指出英法两版差别细微,但他仍严谨地提供了一些不同之处的例子,如第一场最后处幸运儿的独白,该人物在谈及以前的文人时,英文版提到的是萨缪尔·约翰逊,而法文版则是伏尔泰。由此他引申到,在我国排演该剧目时,将该人名替换为中国文人也是可行的。总之,虽然英法两版存在着细微区别,但余老师认为它们终究是由同一位作家用同一种思维、同一个模式写成的。

32786

此外,余中先老师还介绍了施咸荣先生的汉译本,该作由英语译为中文。在对照中,余老师对英法两版原文选段进行了文本分析,讲解了自己的翻译思路,如怎样考虑到法语语言特色、舞台表演效果等来进行翻译。余老师谦逊地指出,《等待戈多》经历了不断修改和打磨的过程。在该译作三次再版的过程中,他总是对过去的译文稍加修改,以呈现更好的作品。

在带听众领略完荒诞派戏剧的魅力之后,余中先教授总结了荒诞派与现代文学中的“荒诞”两者的不同。他强调,前者在于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而后者,如加缪、萨特等作家的荒诞小说与戏剧,则是用理性的笔法和人物故事来体现生存中的荒诞。

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余中先老师与讲座主持人郭兰芳老师以及线上听众就荒诞派剧作家的创作方式、贝克特与卡夫卡之间的关系、荒诞派戏剧的现实意义及其生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至此,余中先老师的讲座《永恒的等待:戈多来还是不来?——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9EE72

外文学院 图、文/王玉琪、萧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