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网厦门大学“译经杯”中华典籍翻译大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次数:

10月22日下午3点,华体网厦门大学“译经杯”中华典籍翻译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大学德贞楼112报告厅举行。典礼由外文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张霁萱、万炜杰主持。

主持人开幕

厦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第五大队教导员叶妙虹、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颜丽篮、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明建、教务处副处长王新天、外文学院党委书记徐琪、党委副书记郑辉、副院长辛志英等莅临活动现场。

大赛现场

郭明建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强调,典籍的外译工作,不仅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桥梁,更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现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5周年,本届大赛特别选取《北溪大全集·卷十九》中陈淳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经典阐释作为翻译原文,旨在通过这一经典文献的翻译,引导同学们体悟中华典籍中蕴含的自强精神,将其与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与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相联系,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传递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力量,使其成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精神滋养。

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郭明建致辞

外文学院202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陈熙言发表题为Strive for Self-Improvement的英文主题演讲。演讲者结合自身在校史馆担任讲解员的经历,讲述对陈嘉庚先生“教育救国”办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的深切体会,激励新时代的厦大学子将这种精神融入血脉,用语言搭建桥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厦大故事,在各自的领域里,以拼搏为笔,以坚持为墨,绘就奋斗画卷。

英文主题演讲

外文学院2025级法语专业本科生丁禹池的深情朗诵,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赛题原文。古朴的文字在报告厅内悠悠回荡,带领在场师生沉浸式感受经典的文化重量与精神厚度。

大赛原文展示

本次大赛设立汉译英、汉译日、汉译法、汉译俄四大组别,共收到217份参赛稿件,经过评选,最终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8名,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12所高校的32名同学获得奖项。郑辉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向所有获奖选手表示祝贺。随后,与会嘉宾和评委老师为获奖选手们颁奖。

外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郑辉宣读获奖名单

颁奖仪式

在优秀作品展示环节,4位获奖选手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心得。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5级日语口译专业研究生张涛从原文理解、翻译语体选择、翻译难点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阐释了对“自强不息”的理解,同时基于对日本读者的接受度的考虑,选择保留部分古典气息的同时使用现代日语,最大程度传达原文思想与格调,并通过翻译音律的保留、对概念的直译与解释性处理等策略来解决翻译难点问题。

日语组张涛分享参赛心得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周效冰重点阐述了翻译中的读者意识。她指出,中华典籍翻译涉及两个过程、两个层次的读者,大量跨文化表达需要厚积薄发,读深译透。深挖细节,通过对原文典故进行补充解释,使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深层含义。此外,她还分享了几种典籍类文本翻译的辅助工具,包括参考已出版的英文译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学术网站等。

英语组周效冰分享参赛心得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黄巧媛则从原文理解,翻译目标,翻译心得三个方面来分享。她重点分析了原文文本特征,包括词汇、句子结构、修辞、文本体裁规范等,指出翻译需兼顾严谨性与引导性。她表示,文本词汇理解是破解典籍翻译难点的核心,理清文本逻辑是翻译的前提,典籍翻译需坚守“文化保真”,平衡精准性与易读性。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钟文怡围绕“开好头”、“说人话”、“思中学”巧妙介绍了译前、译中、译后三个环节。她强调了翻译中逻辑、句式、修辞、生僻字等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倡导同学们有意识地进行译后自我总结与思考,同时要利用好AI努力拓展知识面。

英语组钟心怡分享参赛心得

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林斌、日语语言文学系大谷亨(OTANI TORU)总结了大赛的评选情况。林斌说明了汉译英组的评分依据,并针对选手的共性问题提出三点提升建议:夯实国学根基,强化跨学科意识,注重实践迭代,在忠实和再创造之间寻求平衡。

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林斌做点评

大谷亨指出,日语组的评分依据主要包括日文训读基本功,古典专用词汇翻译阐释,语境逻辑处理,忠实原文且符合日语表达习惯,《易经》相关词汇的准确理解等。

外文学院日语语言文学系大谷亨做点评

徐琪发表总结讲话。她首先向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致以诚挚谢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译经杯”已经走过八载春秋,不仅规模日益扩大,成果质量也在持续提升。徐琪书记指出,本次赛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精神为核心,这一主题与厦门大学校训高度契合。她鼓励学生们,要持续深耕典籍翻译领域,以翻译为桥梁,让更多中华智慧走向世界,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不断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外文学院党委书记徐琪总结讲话

至此,华体网厦门大学“译经杯”中华典籍翻译大赛圆满结束。经过多年的沉淀,本届比赛不仅推动学子将中华典籍的自强精神内核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诗、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深度融合,更在语言与文化的碰撞交融中,让中华典籍的精神力量在当代熠熠生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厦大篇章。       

颁奖典礼合影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图/李亚杰、董 宁

                                                           文/张怡婧、胡海韵、张 悦

                                                                        编辑/孙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