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智创未来 育德育美铸青春 ——“厦智隆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0-08-13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以扶志扶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引领青年学子走好新时代长征路,8月2日至7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智隆德”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云良、外语教学部助理教授刘浩然和辅导员杨盛澜的带领下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劳动教育、红色革命旧址现场教学等实践活动,致力于引导队员们在扶志扶智、育德育美的活动中深切感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扶贫精神,取得了良好效果。
助力志智双扶 决胜脱贫攻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实践队通过与隆德县教体局、各中小学及职教中心的相关领导座谈,并以访谈当地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师、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当地英语师资和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期间,实践队还与隆德普通高中教育集团就外文学院定点扶贫工作方案进行了洽谈,进一步推动了对口帮扶项目的落实。
据了解,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隆德县办学条件得以全面改善,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相对完备,英语教师职后培训基本完善,总体呈现出“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态势。然而,教师外出交流和线下培训机会有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优质拔尖生源大量外流等问题仍不容忽视。通过调研,实践队员们充分了解了隆德县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深刻认识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开创未来”的观念扎根于贫困地区群众的内心,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战。实践队员雷蕾同学表示:“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近年来隆德县教育改革发展卓有成效,感受到了当地’教育脱贫’的信心与决心。相信借着新一轮闽宁协作、教育共建帮扶的政策东风,隆德县英语教育定将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实践队一行在隆德县教体局调研
实践队与德隆中小学受访教师代表合影
实践队与隆德职教中心老师们合影
、
实践队员访谈隆德英语教师代表
劳动创造美好 奋斗铸就青春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实践期间,实践队先后前往隆德县魏氏砖雕有限公司、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等产业扶贫先进企业和闽宁示范村张树村参与劳动教育,在真真正正的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队员们进工厂参与瓦片砖雕制作,加入车间流水线组装花束,进牛棚喂饲料,下田地摘蚕豆,深入扶贫一线,动手动脑、出力流汗。通过丰富的劳动锻炼,队员们不仅切身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田间劳作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更体会到以劳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实践队员张凯源同学表示:“走进工厂和田间,近距离接触一线工农业生产,让我感受到了劳动创造的艰辛与不易。广大劳动人民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群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劳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践队员与魏氏砖雕第五代继承人魏亚龙合影
实践队员体验制作瓦片
实践队员与隆德花饰经理潘胜贤及工厂员工合影
实践队员参与车间劳动
实践队与张树村第一书记胡雄合影
实践队员参与农活
感悟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长征路的重要论述。实践期间,实践队一行前往六盘山,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学习长征精神、重温红色记忆。
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是希望之山、胜利之山。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队员们重温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历程,缅怀长征中不畏艰难、身先士卒的革命先辈,了解红军在当地引导开创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感受青石嘴战役中红军力破敌人诡计的胆魄,感悟新时代的长征精神。纪念馆里上百件图片、实物资料也向队员们全方位地展现着当年红军化险为夷的大智慧和坚毅顽强的革命精神。参观学习结束后,队员们纷纷感慨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立足新时代、面临新挑战、迎接新未来,继承和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伟大长征精神,更要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实践队在六盘山合影
实践队员在参观学习
山海无远近,闽宁更同心。“厦智隆德”暑期社会实践队不仅深入调研了解了厦大对口帮扶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英语师资和教育情况,更在劳动中磨砺艰苦奋斗的意志,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不易,也在红色教育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感悟新时代的长征精神。未来,外文学子将继续以奋斗铸就本领、以实干诠释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助力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助推闽宁协作、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贡献青年力量。
(外文学院 图/明珠禧梅 文/雷蕾、明珠禧梅、高凌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