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常耀信教授“认识论与美国当代文学”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09      浏览次数:

11月7日晚,南开大学英美文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常耀信教授在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30周年所庆之际应邀为厦门大学师生带来了题为“认识论与美国当代文学”的精彩线上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辛志英教授,及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林斌教授共同主持。常耀信教授从《五号屠宰场》《赫索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路上》《飞越疯人院》《紫色》《看不见的人》等经典作品入手,聚焦于个体对社会的服从、逃避、合作等三个不同阶段,着重探讨美国现实生活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加深对美国当代文学的认识和体悟。

讲座伊始,辛志英教授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对常耀信教授应邀出席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林斌教授也对常耀信教授的参与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座中,常教授从自我与社会的概念入手,引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哲学方面的认识论问题。常教授指出,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变化经历了“服从”或“屈从”、“觉醒”与“发声”、“和谐”与“平衡”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人类从被社会控制转向与社会对峙,并最终在与社会的各退一步中获得了二者间的和谐、平衡与快乐。以拉尔夫·埃利森的《隐形人》中《跋》与《序》为例,常教授点明,尽管人与社会间关系的第三阶段尚未出现,许多文学作品却已开始以第三阶段为主题。同时,常教授也强调,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阶段并非按时间顺序依次发生,而通常同时存在或混同出现。

在对人类与社会间关系进行总体介绍之后,常教授以美国后现代小说为例,详细阐释这一认识论问题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无论是库特·冯纳古特的《第五号屠宰场》中比利·皮尔格林的绝对屈服,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索尔·贝娄的《赫佐格》、杰克·克鲁亚克和威廉·伯勒斯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在时间、空间或想象方面的逃跑,还是肯·凯西的《飞越疯人院》中兰德尔·帕特里克·麦克莫非的激烈反抗,都体现了后现代美国小说中个人与社会的对立问题,而拉尔夫·埃利森的《隐形人》与爱丽丝·沃克的《紫色》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

在结语部分,常教授指出,有关完美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主题的思考是漫无止境的,个人与社会间现存的三种基本行为模式会被人们不断重复,正是在此种重复中,个人与社会一直互动,相互界定,最终在妥协这一最明智的途径中找寻到最佳出路。

常耀信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互动

讲座的最后,常耀信教授与观众进行了精彩的互动问答。来自各个院校的参会师生就美国成长小说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妥协的具体过程等内容踊跃提问,常耀信教授结合文学作品与社会实际与在场师生进行积极探讨,让所有师生感受到文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文学对人生的启迪教化作用。至此,由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举办的三十年所庆系列讲座首场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来自本校和其他高校的百余名听众纷纷在聊天区留言对三十年所庆表示祝贺,并且祝愿研究所越办越好。接下来,这个系列还将推出语言学、翻译各一场讲座,期待精彩继续。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图/吴彬

文/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