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学院顺利举办“翻译硕士负责人高层论坛”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
为更好地推进翻译硕士学科建设及导师队伍建设,年12月5日下午,“翻译硕士负责人高层论坛”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德贞楼524会议室顺利召开。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教授、副院长辛志英教授,中山大学常晨光教授、宁波大学贺莺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司显柱教授、黑龙江大学赵为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宋刚副教授出席了论坛,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林斌教授主持。。
在开场发言中,陈菁院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感谢各位嘉宾在翻译学科的建树和贡献。她指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自建设MTI学科以来,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就,但也同时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困惑。陈菁院长表示,希望借此论坛深度探讨如何更好地面对翻译硕士学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同在场嘉宾分享建设翻译硕士学科的宝贵经验。
常晨光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开设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突显特色,以迎接新时期的各种挑战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话题。在发言中,常教授分享了中山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困境和应对措施,提出了双外语人才培养的趋势和可能的困境,并探讨了多语种翻译学科发展的问题。
贺莺教授谈到,我国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长期存在供给侧结构性短缺、功能性短缺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体系未能与语言服务产业链充分对接,无法及时动态满足社会语言服务需求。为解决此问题,应以“面向国家战略,培养应用型国际语言服务人才,提升国家及区域语言能力”的目标,以“机制创新、理论建构、课程整合、环境优化”的路径,构建“共创、共享、开放、多元”为特征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跨界、跨域、跨校的产教融合语言服务生态圈。
司显柱教授则从经济学视角切入,重点关注语言的经济属性与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及其研究,讨论了经济学视角的语言属性,提出语言经济学和语言产业经济学的概念,并向在场嘉宾介绍了我国与世界的语言服务产业以及我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
赵为教授在发言中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表示肯定。他表示,翻硕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出的专业硕士开口能力、动笔能力相对强,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成绩有目共睹。此外,赵教授还谈到了最近话题度很高的“机器翻译”。他指出,机器翻译的普及和优化是否会对翻译教学和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调控好翻硕研究生的学习动力和对翻译专业的信心,应是近期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宋刚副教授重点侧重于日语MTI教学体系以及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他坦言,尽管北外日语 MTI 起步较晚,但经历不断摸索,近年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扩大后发优势。在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社会需求日趋呈现多元化的今天,日语 MTI 如何实现与时俱进,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辛志英教授回顾了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硕士建设的历程,展望了2020年翻译硕士专业评估,结合外文学院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如考核方式与形式、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收费问题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从而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如何发展翻译硕士专业进行了有效探索。
林斌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她去相关学校调研的心得和反馈。最后,各位专家、教授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就翻硕报告写作规范与要求、实习与实践、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互相借鉴、分享经验,收获颇丰,展现出他们为建设国家高水平翻译硕士学科及导师队伍的决心。至此,翻译硕士负责人高层论坛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