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学院圆满举办“经典翻译”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


1124日至25日,“经典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德贞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外文学院杨仁敬教授工作室承办,邀请了一批学术界著名学者、资深翻译者、翻译界前辈、翻译学教师、翻译界精英、一批硕博学生积极参加,共同探讨经典翻译的问题。

开幕式上,外文学院陈志伟书记代表学院领导,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就外文学院建院历史、发展成果及优势专业做了相关介绍。紧接着,杨仁敬教授、史志康教授、林大津教授、精艺达翻译公司韦忠和总经理分别作了发言。


(“经典翻译”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

(开幕式上陈书记致辞)

(杨仁敬教授发言)

(史志康教授发言)


(林大津教授发言)



(韦忠和总经理发言)


上午的会议中,各位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演讲。上海外国语大学史志康教授作了题为“When Confucius Meets Shakespeare and Other Great Minds in the West——My Endeavor to Make Confucius’ Analects More Readily Embraced Overseas”的演讲;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林大津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典外译人才培养任重道远”的演讲;“四书”英译者吴国珍先生作了题为“‘四书’英译语内翻译的若干疑思”的演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杨士焯教授作了题为“试论《孙子兵法》几个主要译本的译文表述方式”的演讲。各位学者皆具有了极为丰富的翻译经验,亦出版了不少翻译著作,尤其是涉及到《论语》、《孙子兵法》等一批中国经典的翻译,就此提示了自身的独特理解与翻译技巧,博得了在场学者与学生的掌声与共鸣。


(史志康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林大津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吴国珍先生进行主旨演讲)

(杨士焯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下午,参会教师在徳贞楼211213教室进行了分组讨论。在纪玉华教授主持的小组里,杨静老师就“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研究,杜开怀老师就从《中华汉英大词典(上)》看中国典籍的翻译,李欣老师就从社会符号学视域赏析《红楼梦》中<葬花吟>的两种译本,吴昊老师就《红楼梦》在日早期传播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以太宰卫门版本为中心,李爱云老师就中华文化“走出去”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译介、接受与影响研究分别作了发言讨论;

在胡兆云教授主持的小组里,熊德米老师就《大清律例》法律术语特征探析,陆晓蕾老师就浅析小斯当东《大清律例》英译本,李晨瑜老师就概念隐喻视角下汉语古诗情感意象的英译——以赵彦春英译古诗为例,王程辉老师就英语戏仿文本汉语翻译现状及对策,赵玥老师就《搜神记》在法国的接受研究,冉秀老师就生态翻译视觉下鲁迅文学的日译研究——以《一件小事》的藤井省三日译本为例,胡兆云教授就论典籍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分别作了发言讨论。


(纪玉华教授主持的小组讨论)

(胡兆云教授小组的讨论现场)


25日上午,主旨演讲继续,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文飞教授作了关于《复活》之重译的演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纪玉华教授就“古典诗词汉英口译方略新探”作了演讲,西安外国语大学孙毅教授就LCCM理论视阈中旅游新闻蓄意隐喻的理解与汉译研究作了演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就作为文化交涉的翻译作了演讲。这次主旨演讲,进一步拓展了经典的诠释,尤其是外国经典如何重译的问题,切入了极为具体的翻译或者再现的手法,展现了翻译的基本策略,提示了外国翻译学界的最新动态,与会者表示深受启发,感动不已。



(刘云飞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纪玉华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以唱代讲)



(孙毅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吴光辉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听讲中)

(参会教师提问)

(参会教师提问)


在演讲结束之后,会议主持人专门设立了提问环节。参会师生针对翻译的历史、策略、技巧积极提问。对此,吴光辉教授、刘文飞教授、孙毅教授、纪玉华教授均予以耐心解答。


(闭幕式上杨敬仁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的宏大背景,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指导下兴起的中国经典翻译热潮。闭幕式上,杨仁敬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针对经典翻译的问题提出了八条建议,得到了与会者的热情呼应与积极共鸣。会议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之中圆满落幕。


(文/朱丹,图/朱丹、张淑芬、臧康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