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莅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举行“至善大讲坛”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


2019129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良功教授,受华体网邀请,在德贞楼524会议室,作了题为“外语学科的科研路径”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文学院副院长吴光辉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参加,会场座无虚席。


首先,罗教授从自身的学术经验出发,强调作为外语学科的教师应将“教者”与“学者”的身份结合起来,既要提高学术思想,又要提高教学质量。随后,罗教授以《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探讨了外语学科的科研动力,即兴趣取向、工作驱动、人生价值。最后,罗教授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科研的方法和路径。

具体而言,一、教者身份,学者意识。因述而作,善于从工作中发现学术问题;因趣而作,善于将自己的兴趣上升为学术问题,善于从兴趣中分析出具体的学术问题。二、专家意识,块茎效应。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学术研究,不断拓展深入。三、体系意识,勤于整合。自我定位:回顾、总结——发现自己处在哪里、在做什么?自我完善:反思、遐思——认识自己能做什么、目标在哪、该怎么做?四、创新意识,善待理论。要在对学术理论进行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理论声音,不唯他人的理论至上,树立“人人都是理论家”的学术自信。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罗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下午,罗良功教授在徳贞楼515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美国非裔文学的当代转型”的学术讲座,讲座依旧由外文学院副院长吴光辉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罗教授重点讲述了美国非裔文学在当代转型的历史背景以及巨大转变,学院不少老师同学纷纷前来聆听讲座。


罗良功教授首先对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历史梳理以及介绍了主要代表作家,指出以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出版诗集的黑人女诗人菲丽斯·惠特利为标志,成为了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开端。之后,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是1965-1975年的黑人艺术运动(哈莱姆文艺复兴),这场运动确立了美国非裔文学的核心文化观,即美国黑人性和美国性的结合,强调美国黑人经历作为文学的土壤,黑人艺术运动之后,逐渐确立美国非裔文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罗教授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非裔文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了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并就美国非裔文学当代转型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涵进行了剖析。罗教授指出,美国非裔文学的当代转型在空间维度上主要表现为以美国非裔女性文学从边缘进入中心、从美国以外的非裔文学进入了美国非裔文学阵营为特征的文学版图演变;在时间维度上的转型主要表现为美国非裔作家积极确立当代身份以及强调在观察历史的视角、书写历史的模式上的时代性和创新型的文学内在变化。这样的变化体现在三大方面:从种族集体叙事传统改变为以个人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策略为主书写历史、从外部叙述转向族群内部世界和精神生活书写、从淡化政治话语到倾向人性和道德审视的种族问题。美国非裔作家身份的多样化促进了文学结构的丰富,使美国非裔文学具有更宽广的包容度、更复杂的历史观、更突出的时代性。

罗良功教授的讲座蕴含了丰富的学术性和趣味性,内容深入浅出。与会的老师同学们皆十分投入,受益颇深。讲座尾声,吴光辉教授发表了深切的感想,并提出问题,罗教授给予了细致的解答,彼此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学术讲座就此落下了帷幕。


外文学院法语系刘俞瑜、陶珍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