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高端系列讲座第一讲:尚待发现的世界文学


发布时间:2020-06-22      浏览次数:



 620日上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主席、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张隆溪先生为外文学院师生带来了“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高端系列讲座第一讲《尚待发现的世界文学》,讲座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陆建德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会议两种形式,线下会场在厦门大学德贞楼319室。

张隆溪教授是公认的世界级学术大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多年来出版、发表了大量中英文学术专著和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本次讲座的线上直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上万听众的关注。张教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主持人陆建德教授的精彩点评和与张教授之间的强强对话,更是令参会师生和广大听众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从“什么是世界文学”谈起,探讨了文学经典、翻译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以及世界文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张教授指出,世界文学是世界各国文学经典的总和。民族文学经典必须通过翻译才能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世界文学。翻译和介绍非西方文学经典,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是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者的主要任务。

张教授首先评述了历代文人学者对“世界文学”的定义。早在十九世纪,歌德从中文小说译本出发,认为民族文学一词已毫无意义,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的时代即将来临。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包含全世界所有文字表达,是普适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的观念。到了二十世纪,美国学者克劳迪奥·纪廉 (Claudio Guillen)批评道: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是模糊的,无法付诸实践,因为没有读者能够阅读全世界的文学作品。另一美国学者丹姆洛什(David Damrosch)则提出一个较能把握的定义:“世界文学包括或以原文,或通过翻译超出其本来文化范畴流通的全部文学作品”。对此,张教授评价道,流通(circulation)概念排除了大量文学作品,提高了研究的可操作性。但是,受美国“去经典化”(decanonization)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丹姆洛什没有对文学进行价值判断。张教授认为,文学作品有高低优劣之分,经得起长时间考验的、最有价值的文学经典,才应当是世界文学的组成内容。

在阐述以上观点的优势和局限性之后,张教授总结道,世界文学不是所有文学作品的总和,也不仅仅是最流行或流通的文学作品,而是世界各国文学经典的总和。文学经典是文学传统中经过长时间确立的、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张教授进而指出,目前世界上广为人知的仅仅是西方文学经典,非西方文学经典仍未被本民族之外的读者发现和了解。那么,如何使非西方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张教授认为,民族文学必须通过翻译才可能超出自身的语言和文化范围的局限,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世界文学。张教授对翻译研究的几个重要概念“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和“untranslatability”一一进行阐释,并以数首中国诗的英译本为例,探讨了中国诗的翻译问题。张教授还谈道,中西文化和知识的不平衡,给中国文学的译介带来了挑战。但同时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全世界还有很多文学经典尚未得到翻译和介绍,这就有待于学者和翻译家去做很多工作,使其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应当加强跨文化理解,一方面引进外国的经典,另一方面将自己的经典介绍给外国读者,以促进全世界文学文化的繁荣发展。

演讲结束后,张教授同参会师生就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陆建德教授也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讲座在浓厚的学术讨论氛围和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此次讲座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高端系列讲座第一讲,期待接下来几周的讲座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学术启发。

/马一宁,江若含

编辑/刘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