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高端系列讲座第五讲“沙尘暴下的社会思考:重读《愤怒的葡萄》有感”
发布时间:2020-07-21 浏览次数:
2020年7月17日,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学研究中心的“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高端系列讲座第五讲“沙尘暴下的社会思考:重读《愤怒的葡萄》有感”在“腾讯会议”如期而至,B站、视友两大平台全球直播。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围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名著《愤怒的葡萄》,给听众带来了一场基于“沙尘暴”视角的比较文学“头脑风暴”。陆教授讲座抛出的诸多问题,如美国三十年代的沙尘暴与北京今年5月的沙尘暴有何联系?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农民逃荒西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进城有何异同?比较视野能为重读文学经典打开什么局面?外国文学研究者自身的学养与经历如何与外国文学文本相结合?对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有诸多启示。陆教授的讲座,如主持人厦门大学英语系周郁蓓教授的点评,“跳出类型的多样性”,春风化雨,从云端给我们撒下思想的“沛雨甘霖”。
一. 外国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
开宗明义,陆教授指出 5月上中旬北京的沙尘暴促成了重读《愤怒的葡萄》的契机,这让我们看到文学批评完全可以建立在自身经验或者时代故事之上。陆老师讲座体现的外国文学问题意识是个比较的问题意识,比较的目的是探索、关注中国切身问题的解决方案。陆教授结合《愤怒的葡萄》思考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梳理美国30年代的政治经济背景(罗斯福新政)、劳工法议题、汽车文明、弱势劳工命运的过程中,始终穿插着《愤怒的葡萄》与中国当下环境、生态现状的对话。评价斯坦贝克对现实的批判性的同时,陆教授坚守中国立场与比较视野,重启《愤怒的葡萄》的沙尘暴,指向中国语境下生态问题、野生动物食用、外来劳工薪酬等等的立法保障必要性。比较文学的洞见,在与“他者”的对话中,有共鸣,有思考,有解答。
二. 生态多样性的比较意识
讲座提醒我们,比较要立足本土需求。陆教授建立新的比较时空,美国30年代末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生态问题与中国现阶段的生态问题,对美国30年代弱势群体(西迁劳工)的关注与描写促成了薪酬立法这一事件对中国现阶段劳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启示,唤醒了“比较的道德意义”(主持人评论)。陆教授同时调动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史,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不强:1) 中国文学中比较少涉及动物; 2)文学史教材《美国文学简史》中论及斯坦贝克主要是谈阶级斗争。
赏读、省思这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的美国小说,以中国研究者的本土文化为参照,不是弱化文本分析,更不是吊销《愤怒的葡萄》存在的历史语境与批评语境;陆教授恰恰是通过对小说人物与情节的分析、写作风格的呈现(西迁故事主线与新闻性写作相结合)、历史意义的探究(文本与美国三、四十年代西进运动与民族建构的对话),以及文本现实取向与阶级取向的局限性的剖析,揭示了生态议题与弱势群体关怀引申而来的社会大变革。
就王增红老师的问题“外国文学界的‘共同体’当如何理解”,陆教授强调共同体内部的张力,保持研究关键词(“性别”、“族群”、“阶级”)的多样化,维持学界的生态均衡。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内部生态多样性同样重要,不可偏颇。讲座提倡的生态比较意识,不只是关注文学中的生态问题,还要建立文学批评的“生态多样性”。
三. 比较意识的“头脑风暴”
陆教授以北京的“沙尘暴”与“新冠肺炎”流行病带给整个社会的切肤之痛为缘起,链接美国西进名著《愤怒的葡萄》,从思维角度给我们学术后辈们带来了生动的“头脑风暴”。比较文学批评到底是如何孕育与生成的?人文学者的阅读是如何与自身学养、社会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话的?批评视角的选择与社会现状、时代热点、个人经历有着怎样多维的联系?从陆教授云端“头脑风暴”中汲取营养,我们看到老一辈学人始终坚持的人文关怀。文学不但是社会普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亦可以推动立法,带来社会变革;同时文学批评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与再创造,为弱势群体争取社会公正,为创建更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声。经过陆教授的一番梳理与启发,相信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在比较文学泰斗的带动下树立多角度的比较意识,建立起本土文学(文化)与外国文学(文化)的交锋,在比较中借鉴思考,在思考中推动社会变革。正如苏欲晓教授对讲座的评论:“对小说细节的分析尤为感人: Casey, Tom, Ma, Rose of Sharon的形象,搬离家园时的种种揪心的不舍,那辆跋涉几千英里承载全家Odyssey的破车一一 陆老师的提点和分析,让我们再度体悟小说格外动人心弦处。一定要找时间再读这部五百多页的长卷!”
至此,“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系列讲座已经完成五场,讲座的受益者远远不止厦大师生,收到的正面反馈不胜枚举。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精彩!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文/丁晓君
编辑/刘文松、王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