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论坛”主旨演讲(一)


发布时间:2021-04-16      浏览次数:


为庆祝厦门大学百年华诞,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于46日至8日共同举办了“美美与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论坛两天半的议程中,共设有十三场主旨演讲,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学生就“美美与共”的主题发表了丰富多元的见解,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此学术纪要将分为三个部分针对每天的主旨演讲内容进行梳理。


 46日下午的“中外学者论坛”由“美美与共”国际论坛总负责人、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苏欲晓教授,以及中心副主任刘雪岚副研究员联合主持,四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苏欲晓副主任主持论坛


刘雪岚副主任主持论坛


主旨演讲一

演讲人: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英美文学教授、副校长达马索·洛佩兹·加西亚教授

演讲题目:“中国早期的西班牙旅行者”

达马索·洛佩兹·加西亚教授发表演讲


加西亚教授讲道,在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向中国派遣了士兵、水手、修士和神职人员。这些旅行者记录下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以及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艺术文化和宗教思想。他们的叙述有的是日记,有的是供西班牙官员阅读的报告,有的则是为后续要来中国的旅行者提供参考的各类记录。接下来,加西亚教授介绍了几位中国早期的西班牙旅行者及几部影响深远的作品。《谟区查抄本》是一份由中国人绘制的插图手稿,其中包含了西班牙人最初接触菲律宾群岛、印度和中国时所见的当地居民,是了解早期东南亚风俗历史的重要史料。加西亚教授提到庞迪我与利玛窦这两位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他们在中国生活时间长,叙事内容丰富。门多萨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但是他通过对前人的使华报告、文件、信札、著述的收罗及整理,借鉴了艾斯卡兰蒂的《葡萄牙人航行世界东方记》创作了《大中华帝国史》,深受欧洲人民的喜爱。艾斯卡兰蒂也未到过中国,但他有幸可以与中国人交流,他的作品包含了对中国语言的研究。围绕着这些叙事,加西亚教授又介绍了从西班牙带至中国的种种物品。时钟是当时呈交给中国皇室的重要物品之一,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份标准的时刻表。带至中国的绘画作品体现了西班牙人唤醒中国人宗教信仰的愿望。奥特柳斯自绘的地图册《世界概貌》让中国人意识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存在。一些传至中国的西班牙书籍中详细记载了宗教祷告仪式,不过并未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带有宗教色彩的乐器及绘画体现了西班牙人希望通过艺术来拨动中国人的心弦的心愿。加西亚教授还特别指出早期中国人的绘画作品里并没有光影,但后来渐渐受欧洲绘画的影响也有了光影。在演讲的最后,加西亚教授鼓励中国学者重视西班牙文献,为两国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锦上添花。


主旨演讲二

演讲人: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教授

演讲题目:“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翻译与阐释”

杨金才教授发表演讲


杨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赫尔曼·梅尔维尔及其著作《白鲸》他指出,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作品揭露了美国生活的艰辛,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现实的怀疑态度。《白鲸》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复仇追逐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对美国的文学文艺复兴影响深远,是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接下来,杨教授选取了曹庸、成时和张子宏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它们如何使这部19世纪的美国小说适应当代中国的语境。他以原著开头一段诗意化的排比句为例,认为这些译本在语言及结构上如实地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及口吻,其中,曹庸的译本较胜一筹。但是,杨教授指出,《白鲸》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说中出现的地点名称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承载着种族的悲伤和感伤,而这一点并未在译本中反映出来。随后,杨教授追溯了《白鲸》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一些研究致力于该作品对人性的解读,既有针对该作品的比较研究,也有小说文本阅读。最后,杨教授向观众提供了解读《白鲸》的全球化视角,认为其反映的独特趋势再现了英美和国内对赫尔曼·麦尔维尔及其作品研究的对称性。


主旨演讲三

演讲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悦教授

演讲题目:“叙事、生命写作与自传的治疗功能”

顾悦教授发表演讲


顾悦教授以心理学疗法叙事治疗作为切入点,指出现行文学批评中文学心理学视角的缺失,强调在精神分析之外,还应该从“认知-行为”到“存在-人本主义”的发展方向进行理论借鉴。顾教授分析了自八十年代开始的文学研究领域中“生命写作”的浪潮与叙事疗法之间的关系,即通过自传体文学疗愈内心创伤,在文学研究领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两大领域的沟通提供了思路。顾教授指出,此前国外曾有教授在课堂上进行生命写作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传统学术体系认为个体性的写作不是学术研究的中心,但实际上它在课堂语境下却产出了惊人的成果。他强调说,此种课堂必须给学生提供解放性的情感场域,并据此开展教学实践。在写作课堂上教导学生通过自传叙事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发展Carl Rogers提出的“过程中的自我(self in process)”,达到情感上和行为上的转变。该课堂实践收到了学生们的良好反馈。顾教授回顾了历史上关于自我的三大理论,进一步提出在生命叙事中有两个自我同时在场的理论。两个自我通过共情进行沟通,一个扮演叙述者一个扮演倾听者,或者一个扮演咨询者一个扮演咨询师,解读生命的意义,发掘自身已有的疗愈资源。也就是说,自身两种叙述声音互为有鼓励作用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而两种自我的转换主要通过倒叙来实现。由于不同的自我产生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成人视角的介入可以为过往的人生故事提供新的解读。在这个意义上,生命写作可以让人达到与过去的和解,挑战压迫性叙事(oppressive narratives),包括错误假定和刻板想法、文化假设等,最终达到人生的顿悟,形成连贯完整的生命故事。最后,顾教授将自传写作总结为自我疗愈的过程,指出书写本身也是疗愈的过程。


主旨演讲四

演讲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生王慧敏

演讲题目:“‘悲喜交集’: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戏剧结构”

王慧敏博士生发表演讲


王慧敏创新地提出两个文本中女性的悲剧以及葬礼中讽刺性小人物出场安排的共同原因在于“Nature's tears equal to reason’s merriment”,即“悲喜交集”论。然后,她进一步提出两部戏剧在悲与喜的主题方面的两重解读。一方面她借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没有理性思考就没有情感”,提出朱丽叶之死讽刺性的一面和庄子鼓盆而歌有共通之处。另一方面,在两部戏剧中,朱丽叶和杜丽娘的悲剧部分源自于父母的忽视,而从这一点来说,两位戏剧家让大众思考了在教育方面对儿女爱的方式的错误。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体现在《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以及第二十出《闹殇》等。她由此进一步提出,应该将两部剧葬礼后的经常被忽视的几幕演绎出来,通过对比反差启发思考。她认为针对今天现实问题的讨论,将会是对这两部作品最好的改编。


文:胡悠鱼、慕铭、刘文松、苏欲晓、刘月洁

图:黄凯琪、张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