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榜样 | 杨伊画: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发布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杨伊画,2021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参加第十四届上海外国语大学CASIO杯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演讲辩论大赛并获一等奖,曾赴日本筑波大学交换学习一年。

新起点,新征程,这是对杨伊画在厦园的研究生生活最好的诠释。从家乡贵州、从辽宁大学、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三跨”考研来到厦大外文,一切皆是未知,但她迈向前方的脚步毅然——是不畏艰险的无限奋斗,是不忘初心的无尽追逐。

挑战自我,乐在其中

2021年的金秋时节,怀着对语言的热爱和对学术研究的期待,杨伊画来到了厦门大学。全新的学习生活是忙碌的,尤其是与本科时期截然不同的专业课,尽快适应从汉语言文学到日语语言文学学习思维的跨越成了她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研讨课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使往日的听课式学习转变为以课堂汇报为主的实操式学习,工作语言也从中文变为中日混合,甚至是全日语。这种突然的转变虽艰难,但对杨伊画来说却是振奋人心的挑战。她深知学习语言一定要开口多说,尽可能地使用日语参与到课程之中,并将课余时间投入到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与论文撰写工作中。一直梦想加入学术科研队伍的她以近现代日本作家作品为研究方向,常在学校图书馆的外文书库与特藏书库收集资料,甚至与真实带着“火药味”的文献资料打交道。在导师马英萍副教授对论文写作的严谨性、逻辑性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下,加之自身的不懈努力,入学不久她便在校内外两场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并获奖。

在研读文献和品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杨伊画也不忘磨练“听说读写”的语言基本功。她将日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常常观看如日本TBS电视台播放的“东大王”这类猜谜类型综艺节目,既能忙里偷闲、放松身心,又是倍速播放练听力、影子跟读练口语、积累新词汇、了解日本最新热门的重要学习途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下,她相继获得了“第十四届上海外国语大学CASIO杯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演讲辩论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厦门大学“译经杯”中华典籍翻译大赛日语组第一名等佳绩。

守其初心,花开满径

在学期间,杨伊画不仅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身边的人。虽没有担任学生干部,但她常于课后和老师们交流,也主动辅助老师的教学工作,多次担任课程助教、答辩秘书等。在疫情席卷厦门的困难时期,杨伊画辅助无法返校的外籍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并长期协助学院与外籍老师交流沟通,全程参与到双方对接教学安排、签证材料等工作中去。每当外籍教师在邮件中表示感谢时,她都会反过来向老师表示感谢,因为帮助老师的同时,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

在赴日交换学习的一年里,杨伊画初心不改,本着刻苦学习、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在当地教育学校“TSS筑波”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授课,为日本中学生补习功课。他国的中学教育完全是另一片天地: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专业术语……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给她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但对杨伊画来说,这些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虽然困难,却更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她像一块海绵一样尽可能地吸收着知识,写得满满当当的备课本见证着她对学生、对工作的用心负责,也体现了她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

投桃报李,花开满径。即使在外求学,杨伊画也一直牵挂着她的家乡贵州,希望自己能与在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上努力拼搏的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她清晰地记得向贵州民族大学日语系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日语学习、考研、面试等经验时每个人认真的模样:有人记笔记、有人拍照记录、有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为了让更多有考研想法的同学少走弯路,她梳理了从初试到复试再到调剂的整个考研流程,详细地向大家介绍,将自己曾经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复习方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并将考研、就业面试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常用的日语语法、日语词汇、语言表达等内容整理出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在面对面的学习过程中,她将受到的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同学们的需求,于一次次的实践中出真知,触摸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也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重量。

三载时光流转,杨伊画初心不改,不甘平庸,面对一次次的挑战和攻关,稳步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前路漫漫,犹如迷雾笼罩之旅,然心中明镜般智慧,引领着她从心而行,无畏迷途,求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寄语:学海无涯,愿我们即使忧虑也不畏惧困难。人生漫漫,愿我们即使迷茫也不迷失自我。


图/杨伊画

文/杨伊画、刘琪、翁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