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路上】“听见”你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7-09-21 浏览次数:
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央和地方电视台为新闻类节目配备手语翻译的社会现实,贯彻落实团中央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的指示,深入观察和领会“十三五”规划,推进公共服务建设,7、8月期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听见”暑期社会实践队以问卷调查和定向采访的形式在全国不同城市展开了有关电视手语翻译社会影响调研。
CCTV电视手语翻译
“听见”实践队由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口译方向赵肖老师担任指导教师,成员为外文学院的三名研究生和七名本科生。通过6月14日及24日的两次培训,队员们系统回顾了当前中国电视手语节目的现状,并对本次调研的背景和价值有了深入了解。培训中,赵肖老师还针对校外实践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点进行了强调。
外文学院“听见”暑期社会实践队
7月10日至7月25日,队员首先前往武汉和广州发放问卷。此次调研的地区均为中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参考2016和2017“第一财经”数据),采访对象为年龄18至37岁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调研过程中,许多受访者分享了对聋人问题的看法。在广州,一位医生受访者表示,当遇到聋耳的病人时,即使他能治好他们身上的病,也对对方内心的伤痛无能为力。另外,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对聋人自身的社会定位也有很大影响。在武汉,队员先后走访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许多受访者表示不太关注相关节目,对于聋人和手语的情况也不甚了解,但很多受访者与实践队员交谈后表示都对这一话题十分有兴趣,愿意在日后多加关注。
实践队员在广州进行问卷调查
7月26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西安、厦门、济南、杭州地区的队员陆续展开调研。队员们了解到,大多数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接触聋人,而其中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了解的渠道。同理,许多人都表示只有在大型新闻中才能看到电视手语,其他类型的节目则很少见到这种辅助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社会对于服务聋人的手语发展仍不全面,亟需完善。
实践队员在杭州进行问卷调查
除了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外,实践队还以微博为平台进行有关聋人、手语及手语译员的科普。8月1日,微博文章《“听见”小科普第二弹——“听见”带你了解手语译员》一文得到了中国聋人网等官方微博的转发,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手语译员这一群体。
“听见”实践队微博正文截图
路漫漫其修远兮,提升聋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聋人的社会待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通过近两个月的实践,实践队员们深入观察和领会“十三五”规划,更明确了自己身为当代青年所肩负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尽管实践已接近尾声,但日后实践队还会继续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发展,号召社会大众关注聋人群体,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外文学院宣传中心 文/黄佳惠、王乃加、唐思媛 图/王伟娜、李宝康、齐思雨、黄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