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厦大百年华诞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高峰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次数:
4月7日下午,“东海西海,人心攸同:厦大百年华诞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高峰学者论坛”在厦门宾馆广益厅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陆建德教授主持。陆老师首先提出论坛的主旨在于藉厦大百年校庆之际,诚邀各位专家结合个人研究的特点,群策群力,畅所欲言,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陆建德教授进行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杨仁敬教授。杨老师鼓励青年学者掌握好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小国家和不发达地区,充分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
杨仁敬教授进行发言
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教授以他个人在印度工作的经验为起点,细致梳理了中印民间交流的历史脉络,特别谈到中印之间在茶叶领域的跨文化交流。
张龙海教授进行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殷企平教授的发言聚焦福斯特的“节奏”,借助朱光潜先生的“境界”论,并吸取詹姆斯、克莫德等的相关学说,殷老师为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一场扎实的跨文化研究示范。
殷企平教授进行发言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宁一中就中西文学中的结构观进行比较,指出比较认中西之间小说结构观的差异,目的在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曹莉的发言以王佐良先生的《论契合》为例展开,提议与会学者关注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前辈学者,指出王佐良先生“相遇”和“契合”两个词完美诠释了中西文学相遇、碰撞、契合的过程。
宁一中教授进行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王志耕和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张冲一致认为在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厘清一些概念和界限,要警惕各式泛泛的比较所隐藏的危机,树立做比较文学研究的正确态度。
王志耕教授、张冲教授进行发言
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顾悦教授的总结发言后落下帷幕,顾老师提醒大家重视美国全民写作的文化现象,并关注移动互联网对写作的改变。学者们从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出发,有感而发,提出了对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极具指导性和警示性意义的众多建议,令在坐的青年学者们收获颇丰。
顾悦教授进行总结发言
(外文学院 图/储嘉睿、张国惠 文/王增红、刘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