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语系教工党支部举办系列党史专题学习党课
发布时间:2021-06-16 浏览次数: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全面深入开展之际,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欧语系教工党支部于6月11日下午在南光三211教室成功举办了系列党史专题学习微党课。厦门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第五指导组副组长邹海燕、校基层党建工作联络员黄定基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发言。
活动现场
按照党支部此前讨论商定的工作安排,本次系列微党课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分成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由一到两位党员同志主讲:徐琪、谢敏主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7—1949.10),梁琳、王文毓主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杨耘硕主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12—2012.11),胡晓静主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11— )。各位主讲人课下进行了精心准备,查阅了大量党史资料,特别是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外语资料。通过他们的精彩讲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不断奋进的百年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讲课现场
此次微党课的一大亮点是结合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党史学习补充了很多新视角和新材料。欧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外文学院副院长、俄语教授徐琪同志结合自己在俄罗斯多年访学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十月革命的理解。她特别提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名字“Аврора”在俄语中就是“黎明、曙光”的意思,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2017年十月革命纪念100周年之际,她刚好在俄罗斯访学,据她的观察和调研,当代俄罗斯民众对于十月革命的态度明显分化,有的深切怀念,有的不以为然,有的则已然无感。她由此指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员,一定要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西班牙语专业教师梁琳同志在讲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时,重点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她指出,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直至逝世,毛泽东至少55次接见了拉丁美洲来华访问的代表团和个人。古巴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而代表古巴政府访华的,正是时任古巴经济部长格瓦拉。格瓦拉对毛泽东极为推崇,后者的《论游击战》等著作对古巴革命和游击战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格瓦拉在对比自己的著作《游击战》与毛泽东的《论游击战》时,引用了一句西班牙谚语,字面意思为“向养蜂人兜售蜜糖”,亦即“班门弄斧”。
本次系列微党课的第二大亮点是结合切身经历和自我观察,为党史学习提供了众多生动例证。德语系教师杨耘硕同志聚焦桂林这座城市,通过绿色生态建设这一侧面为大家讲述了改革开放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以前,桂林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游客纷纷吐槽“桂林山水甲天下,来到桂林睡地下”;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打响了一场城市建设大会战,桂林这座城市变得愈发迷人,引发游客盛赞:“宁做桂林人,不做天上仙”。俄语专业教师胡晓静同志在讲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同样结合了自己的家乡近年来,从乌漆墨黑的煤城到山清水秀的新城的华丽转身。
本次微党课学习的第三大亮点是与四位党员同志的红色生日紧密结合,为党史学习增添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动力。2021年6月是徐琪、顾鸿飞入党25周年、毛学勤入党20周年,胡晓静入党15周年的纪念日。她们接受了党员同志们的热烈祝贺,纷纷表示,在红色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史具有加倍的纪念意义,将促使她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红色生日
校党史学习教育第五指导组副组长邹海燕同志在对本次系列微党课进行点评时指出,各位主讲人能够结合外语优势,查阅翔实资料,展示了很多令她感兴趣的点,为党史学习扩展了范围、开拓了视野。校基层党建工作联络员黄定基同志则表示,党史学习不能为学而学,作为福建省样板支部和厦门大学“双带头人”党支部,欧语系教工党支部的本次党史学习就很好地结合了学院、学科和本专业,为促进本职工作,推进党史入课堂提供了有效经验。
邹海燕点评
黄定基点评
文/李春雨
图/李春雨